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
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

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是公共卫生学院下设的二级专业学科系,省级重点学科-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、省级重点课程《预防医学》的成员单位,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》建设单位,“营养与食品卫生学”硕士学位授予点,省一级学会“安徽省营养学会”的挂靠单位。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,曾用名安徽医学院卫生系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,200010月,学校将卫生系晋级为公共卫生学院,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更名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。自2000年建系,特别是2004年“食品质量安全专业”4年制本科招生以来,学科系加快了建设的步伐,明确了学科系的重点发展方向,在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。

师资:

   学科系现有专职师资14人,兼职教师9人。其中教授2人,副教授6人,讲师4人,教辅2人。博士学位7人,硕士学位5(在读博士3)。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。教师年龄35岁以下有2人,35456人,45554人。学科背景有预防医学、食品科学、细胞生物学、药理学、化学、医学检验等。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1名,安徽省教学名师1人,安徽省教坛新秀2人,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。形成了以中青年、高学历为主的良性发展教学、科研团队。

教学及人才培养:

  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于2007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点资格。迄今为止,已培养硕士累计50余名。学科系承担本科生、研究生和留学生的相关课程。

本科生课程: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、卫生学、预防保健学、临床营养学、食品化学、食品理化检验、食品工艺学、食品质量管理、食品风险评估、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、食品功能学等;

研究生课程:环境健康评价、食品风险评估、生物标志物;

留学生课程:Diet,   nutrition and diseases》。

   2014年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》被批准为安徽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。学科系教师胡传来、李李、陈文军、王素芳主编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材《临床营养学》,参编卫生部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《营养与食品卫生学》(第七版),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《临床营养学》第三版,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“十二五”国家规划教材《食品理化检验》和《实验室安全与管理》,安徽省“十二五”规划教材《预防保健学》。胡传来获2012年安徽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。

科学研究及团队:

近年来学科系主持并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。近5年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研制3项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、博士点基金1项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3项、安徽省教育厅人才基金2项、达能基金2项、企业横向课题2项。总经费达200万,发表中文、SCI论文100余篇。研究方向为妇幼营养、社区营养与慢性病、食品安全及管理。

妇幼营养:重点关注妇女和儿童的营养问题。本研究方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安徽省自然科学1项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1项,达能营养中心基金3项,博士启动科研基金项目1项,已发表论文50余篇。团队的领军人物及核心成员为胡传来、李李、王素芳、博庆丽、阮亮等。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高水平,也得到全国同行一定程度的认可。

社区营养与慢性病:重点关注膳食、营养与癌症、超重/肥胖、高血压、代谢综合征、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相关性及干预。本研究方向获国家基金3项,安徽省自然基金1项,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1项,博士启动科研基金项目2项,发表论文40余篇,团队的领军人物及核心成员为王素芳、胡纯秋、赵奇红、胡安拉、王国秀等。研究水平省内处于领先。

食品安全及管理:重点关注重金属污染、兽药残留危害;食品安全标准研制;食品安全监督管理。本研究方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,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研制2项,教育部社科基金1项,发表论文30余篇。团队的领军人物及核心成员为刘开永、陈文军、赵存喜、赵奇红等。

   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:

    2002年教育部增设了“食品质量与安全”新专业。我校的“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”是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第二批、安徽省首批的、具有医学背景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。目标是培养具备食品安全及质量控制、食品检验与检测、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等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专门人才。自20049月开始招生,目前已经有6届毕业生毕业,分别在食品企业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、出入境检验检疫、疾病控制等单位,从事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、食品分析检验和管理等工作。